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

被引:36
作者
查屏球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文本载体; 纸简替代; 汉魏晋初文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9.3 [];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从东汉中后期至三国前期,文学的文本载体处于简纸并用与转换阶段。纸本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工具,起初只是一种非正式的文本形式,与一些世俗化的娱乐性文本关系更为密切。东汉的崩溃,加速了简纸替换。纸本广阔的写作空间与低廉的制作成本,改变了简册写作的思维方式,缩短了简册写作的构思过程,扩大了文本的容量,使得抒情达意更为直接与自由。纸写文本的正宗地位的确立、文本传播方式的革新,直接展示了文学超越时空的影响力,提升了文学的价值,促进了当时书信体文学的发达,增强了文学的抒情性。文本载体形式的改变引起文体的变化,文体论研究日趋细密,文人知识量的扩大带来用典之风的流行。随着纸本地位的上升,一些娱乐性的世俗文本地位得以提升,而文本形式的转换也导致了传统文本流传的失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3+207 +207-20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李陵《与苏武诗》及《答苏武书》的真伪问题 [J].
章培恒 ;
刘骏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2) :71-77+142
[2]  
清水茂汉学论集[M]. 中华书局 , (日)清水茂著, 2003
[3]  
中古文学系年[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陆侃如 著, 1985
[4]  
风俗通义校注[M]. 中华书局 , (东汉)应劭 撰, 1981
[5]  
魏书.张既传. 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