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福州地区白纹伊蚊一年生态观察研究
被引:14
作者:
王乾章
机构:
[1] 福州市卫生防疫站
来源: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孽生地;
蚊幼;
幼虫;
生态观察;
泥渣;
成蚊;
库蚊;
库蚊属;
福州;
福建;
D O I:
10.16380/j.kcxb.1962.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系1959—1960年作者在福州地区进行的白纹伊蚊一年生态观察报告,其主要结论有:(1)白纹伊蚊成虫的栖息场所很多,在人房帐内、厨房、猪栏、客厅、郊野草丛等处都有采获。其月份消长,自3月出现,7—9月为高峰,12月下旬消失。(2)成虫白昼活动时间在户外呈现两个峰,一个峰在上午5—6时,另一个峰在下午4—5时;室内活动高峰在下午1—5时。(3)幼虫孳生地分布甚广,以雨后积水的容器为主,其月份消长情况与成虫的月份消长是相一致的。(4)一般所见幼虫孳生地水色多略呈淡棕,并常含有腐烂树叶及泥渣。发现幼虫孳生次数较多的孳生中的水的酸碱度为6.5—7.6,总有机氮含量为6—20p.p.m.。(5)白纹伊蚊幼虫多数是单生,少数与他种蚊幼或其他昆虫共同孳生。(6)白纹伊蚊是以卵越冬,自12月半至2月底,越冬期约二个半月。(7)对于白纹伊蚊与当地乙型脑炎的关系亦作出初步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