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北麓的栎林

被引:9
作者
朱志诚
机构
[1] 西北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栓皮; 侧柏林; 披针; 地带性植被; 显域植被; 野青茅; 优势种; 秦岭北麓; 麻栋; 生境条件; 乔木层; 盖度; 阔叶林; 中部地区; 绣球绣线菊; 草本层; 灌木层; 优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秦岭北坡1300米以下的山麓和低山地带,主要由一些次级岭脊组成,岭脊多与水系平行排列,顶部浑园柔和,形成很多由南向北的沟峪和长梁地形,一般山势低矮,起伏不大。气候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气温自西向东逐渐增高,全年平均温度西部约13℃,中段在13.3℃左右。西部由于冷气流的侵袭,造成冷锋雨,因而降水自西向东递减。西部年降雨量在700毫米左右,东部650毫米左右。该地带的植被特点,就是在这种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在拙著“秦岭北麓侧柏林的主要类型及地带性问题”一文(见《陕西林业科技》1978年第5期)中曾述及,第三纪晚期栎类已在秦岭北麓和山前盆地的阔叶林中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