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生界主要烃源层分布特征

被引:35
作者
秦建中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烃源层; 海相; 中生界; 羌塘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是一个中生界海相残余盆地,根据地质调查和3 850块烃源岩样品29个分析项目23 976块次约200 000个原始基础数据的分析、筛选、整理统计和综合研究得出,纵向上发育J3s、J2xJ、2b和T3x4套主要烃源层,不同坳陷或凹陷内主要烃源层有所差别。南羌塘坳陷东部为J3s,J2b和J2q—T3x,中西部为J2x,J2b和T3x;北羌塘坳陷东部为J2b,T3x,西部为J3s,J2x,J2b和T3x。侏罗系有效泥质烃源岩厚度一般在100~500 m,有效碳酸盐烃源岩厚度一般在200~600 m,J2x和J3s局部地区发育有200~400 m的富烃源岩;T3x一般厚500~700 m,北羌塘坳陷T3x也发育100~300 m的优质好烃源岩。J2x页岩残余总有机碳含量平均最高达4.15%,J3s泥灰岩残余总有机碳含量平均最高达1.26%;T3x页岩残余总有机碳含量平均最高大于1.5%,但T3x海相页岩残余总有机碳含量一般在0.5%1%之间。J2x灰色及灰绿色泥岩残余总有机碳含量多小于0.5%,J3s和J2b灰岩残余总有机碳含量多小于0.2%。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1+146 +1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北地区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有机质成熟度与找油远景 [J].
刘宝泉 ;
梁狄刚 ;
方杰 ;
贾蓉芬 ;
傅家谟 .
地球化学, 1985, (02) :150-162
[2]   对碳酸盐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及其演化特征的讨论 [J].
郝石生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4, (01) :67-71
[3]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potential in the Jurassic Smacoover Formation. Sassen R,Moore C H,Meendsen F C.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87
[4]   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热演化规律 [J].
秦建中 ;
金聚畅 ;
刘宝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177-184
[5]   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模式研究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1) :74-80
[6]   关于碳酸盐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国建英 ;
刘井旺 ;
于国营 ;
郭树芝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3) :281-286
[7]   上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干酪根的油气生成模拟实验 [J].
刘宝泉 ;
蔡冰 ;
方杰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0, (02) :147-161
[8]   生油岩原始有机碳恢复方法的探讨 [J].
金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05)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