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三维观测系统中 ,接收线间距是震源间距的倍数 ,震源线间距是接收器间距的倍数 ,这使得在震源线和接收线的每个交点处震源和接收器是重合的。这种布置理论上使得所有 CMP点都在每个面元的中心。可分面元观测系统排列的几何结构简单 ,便于野外施工。震源线的间距为道间距的非整数倍 ,接收线间距也不是炮点距的整数倍。接收线间距与震源线间距之比的余数决定了接收线方向和震源方向所期望的次反射面元。CMP点均匀分布在一个共反射面元内 ,面元具有可分性 ,地震处理人员可根据不同的地质任务选择面元大小 ,增加了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可选性。由于在共反射面元内增加了来自不同共中心点的地震资料信息 ,所以能够突出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变化和局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