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的“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内生形成机制与外生性特征

被引:4
作者
雷达
张兆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内生形成机制; 外生性特征; 东亚经济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还是顺利实现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目标?其关键因素在于东亚网络生产体系的生命力如何。东亚生产网络体系具有产生"中等收入陷阱"的内生形成机制,但人口红利的消失、要素成本的上升并不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因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在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能否像日韩那样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顺利地从中等收入国家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要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和逆转。根据中心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趋势,全球经济的总体格局在长期中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东亚网络生产体系所受到的外部冲击不可能持续。因此,由外部冲击所导致的"中等收入陷阱"危机是可以避免的,以区域网络生产体系为依托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具有发展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 [J].
王一鸣 .
中国投资, 2011, (03) :24-29+9
[2]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 [J].
郑秉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1) :2-15+111
[3]   “中等收入陷阱”逼近中国? [J].
胡鞍钢 .
人民论坛, 2010, (19)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