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适应性及趋势分析

被引:20
作者
刘小磊 [1 ,2 ]
吴财芳 [1 ,2 ]
秦勇 [1 ,2 ]
杨兆彪 [1 ,2 ]
李勇 [1 ,2 ]
机构
[1]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地质适应性; 开发技术趋势; 清洁能源;
D O I
10.13199/j.cnki.cst.2016.10.012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开发包括多个阶段,最终是地质和工程之间的匹配。地质是基础,指导工程开发,同时,需利用工程开发反馈不断修正地质认识。基于我国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总结分析了煤层气开发技术及其地质适应性,并在探讨国内外煤层气开发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层气开发现状,阐述了我国典型地区的煤层气开发技术趋势。研究认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将逐渐向黔西滇东、准噶尔盆地南部和豫西等地延伸;煤层气开发对象将由浅层、中高煤级、单一煤层和煤层气单采逐渐向深部、低煤级、多煤层和煤系气发展,相应的开发技术也逐渐向自动化和多样性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延川南煤层气田V形水平井组压裂技术 [J].
高应运 .
石油钻探技术, 2016, 44 (03) :83-87
[2]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进展 [J].
叶建平 ;
陆小霞 .
煤炭科学技术, 2016, 44 (01) :24-28+46
[3]   煤层气排采远程自动控制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J].
邹宇清 ;
赵凤坤 ;
黄勇 ;
王波 ;
熊健 .
天然气工业, 2015, 35 (12) :42-47
[4]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J].
穆福元 ;
仲伟志 ;
赵先良 ;
车长波 ;
陈艳鹏 ;
朱杰 ;
王勃 .
天然气工业, 2015, 35 (06) :110-116
[5]   柳林煤层气区块不同井型产能分析研究 [J].
任建华 ;
张亮 ;
任韶然 ;
蔺景德 ;
任光军 ;
孟尚志 .
煤炭学报, 2015, 40(S1) (S1) :158-163
[6]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优选 [J].
邵龙义 ;
侯海海 ;
唐跃 ;
鲁静 ;
邱海峻 ;
王学天 ;
张家强 .
天然气工业, 2015, 35 (03) :1-11
[7]   解堵性二次压裂在樊庄煤层气井的应用 [J].
连小华 ;
郭军峰 ;
毛生发 ;
孙九江 ;
刘亚兵 ;
王晓亮 .
中国煤层气, 2014, 11 (06) :20-22
[8]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出水源解析及合层排采可行性判识 [J].
秦勇 ;
张政 ;
白建平 ;
刘东海 ;
田永东 .
煤炭学报, 2014, 39 (09) :1892-1898
[9]   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急倾斜煤层的煤层气开发井型 [J].
王生维 ;
王峰明 ;
侯光久 ;
乌效鸣 ;
张晨 ;
张业畅 ;
胡奇 .
煤炭学报, 2014, 39 (09) :1914-1918
[10]   新型纳米复合纤维基清水压裂液体系配方优化与评价 [J].
肖博 ;
张士诚 ;
张劲 ;
刘振宇 ;
柳明 ;
周彤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 14 (14) :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