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技术的现状与未来(上)

被引:2
作者
Luciano Barra
周鑫发
机构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碳氢化合物; 连续电池; 工业气体; 氢气; 热力发动机; 内燃机; 能源系统; 固体氧化物; 制氢; 能量浓度; 能量密度; 二次电池; 蓄电池; 移动应用; 马自达;
D O I
10.16189/j.cnki.nygc.1995.02.017
中图分类号
TK91 [氢能及其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正>氢是自然界里最轻的元素,其分子量为2.016。在一个大气压和20℃下的密度为83.764g/m3,其液化温度大约为-253℃。由于这种特性,如按它的能量密度算,氢是难于以适当的形式来贮存的,而且有时还要消耗很多的能量。 相反,氢作为燃料却有很好的特性;低热值大约是 33.3kWh/kg或3kWh/标m3,燃烧时只产生水。当与空气发生燃烧时则会产生氮氧化物,但可以适当控制燃烧温度来减少氮氧化物。如果氢用在燃料电池上来产生电能的话,不会有污染物排放。所以说,氢是一种有利于环境的理想燃料。 不幸的是,氢不以游离状态存在,而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水。如果氢可用对环境无害的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水力等)来生产,那么这种有利的特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