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精神与上海城市电影

被引:5
作者
吴小丽
徐甡民
机构
[1]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关键词
中国城市电影; “反城市化”; 上海城市创作; 市民精神; 转型与突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05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位于中国前列,而上海的城市电影创作,却被认为是"缺席"的。上海城市电影所涉及的是一个非常繁复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课题。中国"城市电影"有其特定的概念与"反城市化"的思想内涵和创作主流,它和上海城市创作因不同地域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和创作群体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走向、城市体验和类型裂变。上海城市电影也有它独特的样貌和路径,它存在的重要性和发展的不够充分均有其形成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市民价值观作为"城市电影"精神内核是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而且也有其现实的可能性。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无疑使"城市化"与"以人为本"的相互融合成为一种可能的世界性的前瞻目标。因此,中国以"反城市化"为主核的城市电影已然走向式微,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新的进程,中国城市电影创作迎来了转型和突破的历史契机。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消除对市民文学的漠视与贬斥——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二 [J].
吴福辉 .
文艺争鸣, 2007, (09) :62-64
[2]   视点及其文化意义: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研究 [J].
王海洲 .
电影艺术, 2005, (02) :31-37
[3]   中国城市电影的文化消失与文化重写的方式 [J].
张英进 .
电影艺术, 2004, (04) :20-24
[4]  
上海市民社会史论.[M].徐甡民; 著.文汇出版社.2007,
[5]  
上海通史.[M].熊月之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  
通往奴役之路.[M].(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A.vonHayek)著;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