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

被引:89
作者
郑红星
刘昌明
丰华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理论; 生态缺水; 水资源配置;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4.05.016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角度,较系统地探讨了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对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中相关且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辨析,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生态缺水是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最直接的依据,而生态需水、生态储水的计算评价则是确定生态缺水的基础。通常,生态系统的水资源配置,必须在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生态目标,然后进行生态需水估算、生态储水评价、生态缺水评估,并通过生态用水的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626 / 6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1)——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理论分析 [J].
王芳 ;
梁瑞驹 ;
杨小柳 ;
陈敏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1) :1-8
[2]   干旱区流域生态需水量估算原则分析 [J].
丰华丽 ;
王超 ;
李剑超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01) :31-33+48
[3]   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若干问题评述 [J].
赵文智 ;
程国栋 .
科学通报, 2001, (22) :1851-1857
[4]   黑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分析 [J].
潘启民 ;
任志远 ;
郝国占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01) :14-16
[5]   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J].
丰华丽 ;
王超 ;
李勇 .
环境科学动态, 2001, (01) :27-30+37
[6]   东辽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需水研究 [J].
严登华 ;
何岩 ;
邓伟 ;
王金达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46-49
[7]   西部地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J].
董增川 ;
刘凌 .
水利水电技术, 2001, (03) :1-4
[8]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J].
沈国舫 .
中国水利, 2000, (08) :26-30
[9]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有关水资源的若干问题 [J].
刘昌明 .
中国水利, 2000, (08)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