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发展战略与思想认识附视频

被引:12
作者
李敬 [1 ]
熊德平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2] 宁波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战略; 思想认识;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07.01.019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一个历史的视角,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思想认识两个方面来探索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文章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确立的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赶超战略是造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原因;同时,长期以来,我们对工农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对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不够,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认识不到位也加剧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失调。要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将农村金融的功能定位在对分工的促进与农村产业的深化上,走工农协调、城乡互动发展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分析 [J].
冉光和 ;
李敬 ;
熊德平 ;
温涛 .
经济体制改革, 2006, (03) :111-115
[2]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失范现象及其纠正 [J].
徐彬 .
调研世界, 2003, (09) :18-22
[3]   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数量研究 [J].
冯海发 ;
李溦 .
经济研究, 1993, (09) :60-64
[4]  
冉光和主著.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  
张杰主编.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宋宏谋著.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7]  
张杰著.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8]  
(英)A.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