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城市制造业创新职能演化与优化

被引:1
作者
丁军 [1 ,2 ]
吕拉昌 [1 ,2 ]
黄茹 [1 ,2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苏南; 制造业; 创新职能; 创新体系; 创新分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指数和创新区位熵研究方法,利用苏南5市统计年鉴制造业经济数据和中国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苏南制造业专利授权数据,分析2007、2010和2013年苏南城市制造业创新体系与分工演化特征。结果发现,苏南城市制造业创新职能经历2007年的创新极化和2010年的创新扩散效应后,逐渐形成以苏州为中心,南京、无锡为副中心的三级塔形结构。苏南创新中心南京不断向外分化制造业创新职能,苏南城市制造业各部门创新分工明显。针对以上研究规律,提出将苏州打造成区域综合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优化苏南制造业创新分工结构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广州城市创新职能的若干建议 [J].
吕拉昌 ;
梁政骥 .
城市观察, 2010, (01) :103-107
[2]   城市创新职能与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
吕拉昌 ;
李永洁 ;
刘毅华 .
经济地理, 2009, 29 (05) :710-713+751
[3]   中国主要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研究 [J].
吕拉昌 ;
梁政骥 ;
黄茹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30-37
[4]  
城市地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周一星著, 1995
[5]   Do We Still Need Cities? Evidence on Rates of Innovation from Count Data Models of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Patents [J].
Sedgley, Norman ;
Elmslie, Bruce .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2011, 70 (01) :86-108
[6]   THE FUNCTIONS OF NEW ZEALAND TOWNS [J].
Pownall, L. L.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53, 43 (04) :332-350
[7]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Audretsch David B,Maryann P Feldman. American Economist . 1996
[8]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new economy of cities". Carlino,G,S.Chatterjee,R.Hun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Working Paper . 2001
[9]   基于知识产出的北京城市创新职能 [J].
吕拉昌 ;
何爱 ;
黄茹 .
地理研究, 2014, 33 (10) :1817-1824
[10]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
吕拉昌 ;
李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7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