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怀特计划”还是“新凯恩斯计划”——如何构建稳定与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

被引:2
作者
吴晓灵 [1 ,2 ]
伍戈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
[2] 全国人大财经委
[3]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 全球失衡; 特里芬悖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1 [世界货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6年,全球性失衡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其背后深刻的制度原因是缺乏对储备货币发行的约束机制、主权货币与国际储备货币两种角色存在冲突、缺乏对国际收支失衡的有效调节机制。70年前,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召开,由此展开一场如何设计、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争论,并聚焦于"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之争。从理论上讲,前者更具经济合理性,但不幸的是,其遭遇到战后美国"一家独大"世界格局的现实挑战而败北。结合现阶段国际经济金融的现实,理想货币体系的构架可以沿着"新怀特计划"和"新凯恩斯计划"的思路展开,其主要区别在于:国际储备货币选择是货币本位还是超主权货币本位、货币锚选择是外生锚还是内生锚、国际收支调节是对称调整还是非对称调整、特里芬悖论是延续还是破解、更具效率的是市场选择还是人为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2 +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