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建国初期的社会改造
被引:3
作者:
王善中
机构:
[1] 当代中国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建国初期;
青帮;
上海;
解放;
镇压反革命运动;
盗匪;
会道门;
婚姻法;
民法;
社会改造;
社会管理;
吸毒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以及“三反”“五反”运动的同时,还进行了多方面的社会改造。 一、整顿社会秩序 人民解放军刚进城时,游民、乞丐、小偷遍及街头,这些人夜宿市民家庭门口,不是打架斗殴,就是入室行窃,人民生活不得安宁。上海药水弄、石灰窑一带由于小偷成群,附近居民甚至流传,“宁坐三年牢,不住石灰窑”。为此,各地公安机关在民政部门的配合下,分批或一次性地将这些人全部加以收容,然后将这些人送往劳动教养所等地,进行教育、劳动和学习,最后帮助妥善地把他们安置到合适的生产岗位上。上海至1949年底,收容了1.1万余人,这些人大多遣送到淮北、苏北垦区,进行生产自救;济南一次就收容了乞丐游民3410名,其中大部分被送往原籍劳动。这些人被安置后,城市的街头清静许多,治安趋于安定。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