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失范与重构

被引:4
作者
黄惠
机构
[1] 南京工程学院发展规划办公室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社会道德; 失范; 重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的行为道德失范,它同时也是人的网络道德走向偏差的一种类型。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诸多策略选择必须围绕个体大学生和群体大学生两个层面展开,具体策略表现为强化技术设置、注重个体建设、延伸高校引导、规范网络法律的警示与制裁功能等四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失范范畴的理论演化 [J].
朱力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131-144
[2]   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 [J].
李一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3) :97-102+132
[3]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德)康德(Kants)著;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鼠标下的德性.[M].李伦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5]  
缺席与断裂.[M].渠敬东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  
世纪道德.[M].[美]理查德等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7]  
数字化生存.[M].(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Negroponte)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
[8]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美]罗·庞德 著.商务印书馆.1984,
[9]  
实践理性批判.[M].(德)康德;(Kant;I.)著;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