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中国的思考——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研究范式

被引:44
作者
郭忠华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善治; 社会资本; 公共精神; 公民意识; 民间组织;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03.02.00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发展理念与全球化进程的整合产生了社会对“善治”的诉求,但是,社会资本与善治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的关系。随着我国不断加速融入全球化进程,善治也终将成为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取向。目前,我国现代社会资本还相当缺失,制约了善治模式的普遍形成。必须发展公民社会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必须发展公民社会的公共精神,提高公民社会的认同、信任、合作和互助水平;必须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形成现代社会资本的组织网络。社会资本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善治”型公共管理模式形成的必然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
    孙立平
    [J]. 学海, 2001, (04) : 93 - 96+208
  •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 人民出版社 , 江泽民[报告], 2002
  • [3] 突破官僚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麦克尔·巴泽雷(MichaelBarzelay)著, 2002
  • [4] 后现代公共行政[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查尔斯·J.福克斯(CharlesJ.ox), 2002
  •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2002
  • [6]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2
  • [7] 失控的世界[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s)著, 2001
  • [8] 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惠斌, 2000
  • [9] 治理与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主编, 2000
  • [10]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三联书店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