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水塘底泥氮磷和重金属的积累及释放特性

被引:5
作者
章明奎
王浩
郑顺安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塘; 土地利用方式; 污染物积累; 间隙水; 清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水塘底泥污染物的积累与释放特性及对水塘水质的可能影响,采用底泥全量化学分析、间隙水水质分析、水可溶性组分分析和水柱培养试验等综合方法研究了4个具不同土地利用特点的小型水塘底泥中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释放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水塘底泥中氮、磷和重金属含量有较大的差异,底泥中全P和全N含量:水产养殖区>工业生活混杂区>生活区>农业区;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工业生活混杂区>水产养殖区>生活区>农业区。底泥上层全磷、全氮、重金属全量一般高于下层,表明近年来底泥中污染物的积累呈增加趋势。但底泥中对水质起关键作用的水溶性氮、磷和重金属浓度并不一定随底泥深度增加而下降,间隙水中NH4-N的浓度一般随深度而增加,大部分底泥间隙水中磷和重金属浓度峰值出现在底泥中下层。水柱培养试验也表明,清淤(移去底泥上层)不一定能有效改善水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391 / 13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太湖草藻型湖区间隙水理化特性比较
    张路
    范成新
    王建军
    秦伯强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5) : 45 - 49
  • [2] 南京玄武湖清淤前后底泥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
    朱敏
    王国祥
    王建
    陈灿
    [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4, (02) : 66 - 69
  • [3]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及湖泊管理昆明国际讨论会”综述
    徐旌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2, (02) : 94 - 98
  • [4] 湖泊底泥挖掘可能导致水体氮磷平衡破坏的研究
    陆子川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1, (02) : 40 - 42
  • [5]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范成新
    杨龙元
    张路
    [J]. 湖泊科学, 2000, (04) : 359 - 366
  • [6] 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
    濮培民
    王国祥
    胡春华
    胡维平
    范成新
    [J]. 湖泊科学, 2000, (03) : 269 - 279
  • [7]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 [8] Influence of land use on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playa sediments and amphibians in the Southern High Plains
    Venne, Louise S.
    Cobb, George P.
    Coimbatore, Gopal
    Smith, Loren M.
    McMurry, Scott T.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6, 144 (01) : 112 - 118
  • [9] Investigation of anthropogenic trace metals in sediments of Lake Illawarra, New South Wales[J] . A. C. Gillis,G. F. Birch.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2006 (4)
  • [10]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water solubility of phosphorus and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of the St. Lucie Estuary, South Florida, USA[J] . Z. L. He,M. Zhang,P. J. Stoffella,X. E. Yang.Environmental Geology . 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