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五十年

被引:5
作者
熊秋芳
沈金雄
涂金星
文静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油菜; 遗传育种; 成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国内开展油菜遗传改良研究与应用最早、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单位之一。50余年来,先后由刘后利教授、傅廷栋院士带领的油菜遗传与育种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油菜科技及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研究室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育种、饲料油菜、油菜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等原创性、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概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利用SRAP、SSR和AFLP标记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 [J].
李媛媛 ;
沈金雄 ;
王同华 ;
傅廷栋 ;
马朝芝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6) :1118-1126
[2]  
通过白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的A~r和C~c基因组导入创造甘蓝型油菜新材料(英文)[J]. 栗茂腾,刘建民,王艳婷,余龙江,孟金陵.遗传学报. 2007(05)
[3]   拟南芥cDNA芯片和油菜-拟南芥比较作图相结合筛选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先验基因 [J].
刘仁虎 ;
赵建伟 ;
肖勇 ;
孟金陵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5, (01) :13-21
[4]   我国油菜品种变革对生产发展的影响 [J].
廖星 ;
王汉中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03) :101-105
[5]   转双价广谱抗病基因创造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新品种的研究 [J].
陈雁 ;
饶勇强 ;
孟金陵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04) :457-463
[6]   甘蓝型油菜pol CMS育性恢复基因对orf224/atp6的转录调控(英文) [J].
袁美 ;
杨光圣 ;
傅廷栋 ;
李赟 .
遗传学报, 2003, (05) :469-473
[7]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保持系的选育及其利用潜力 [J].
马朝芝 ;
江禹奉 ;
但芳 ;
但巴 ;
傅廷栋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13-17
[8]   与甘蓝型油菜重要经济性状有关的DNA克隆在拟南芥遗传图谱中的整合 [J].
王丽侠 ;
赵建伟 ;
徐芳森 ;
刘仁虎 ;
孟金陵 .
遗传学报, 2002, (08) :741-746
[9]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华双3号的选育和研究 [J].
吴江生 ;
石淑稳 ;
周永明 ;
刘后利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6-9
[10]   甘蓝型油菜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J].
马朝芝 ;
傅廷栋 ;
杨光圣 ;
涂金星 ;
杨小牛 ;
但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3)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