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为选择与市场逆淘汰——为什么欠发达地区更会出现污染聚集现象?

被引:4
作者
王军洋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 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污染企业; 政府偏好; 市场逆淘汰; 治理对策;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5.11.014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201 ; 020105 ;
摘要
污染型产业为什么会在欠发达地区形成聚集,或者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欠发达地区政府为什么更为偏好污染型企业?研究发现,除却欠发达地区先天性的发展禀赋原因外,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人为因素。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客观上为政府提供了充足的寻租空间,这恰是政府满足自利性的基本条件,同时,高污染产业的高产值特征也促使企业有能力在接受寻租的同时继续盈利经营。但之于非污染企业,一方面合法经营特性使得政府满足额外寻租的空间受到限制,而且相对较低的利润总量也弱化了被寻租的潜力,长此以往,该对比态势会在该地市场中形成污染产业逆淘汰非污染产业的现象。与由于市场主体间信息非对称形成的"阿克洛夫逆淘汰"不同,本文中所讲的污染产业逆淘汰的形成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偏好而进行的不当干预,它致使各个市场主体间的交易地位出现失衡。所以破解污染产业逆淘汰现象的关键在于规范政府的市场干预行为,恢复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风险社会[M]. 译林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 2004
[2]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 译林出版社 , (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 2001
[3]  
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J.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著, 2000
[5]  
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Akerlof,George A.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70
[6]  
The Rational Peas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Popkin S. . 1979
[7]  
灰场侵害案:漫长的博弈[J]. 石破.  南风窗. 2013(06)
[8]  
Policy Analysis:Concepts and Practice. David L.Weimer,Aidam R.Vining. . 1992
[9]  
The Limits of Liberty. James Buchanan. . 1977
[10]   权变抗争:农民维权行动的一个解释框架——以生态危机为主要分析语境 [J].
王军洋 .
社会科学, 2013, (11)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