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库下采煤导水裂隙发育监测与模拟研究

被引:90
作者
孙亚军
徐智敏
董青红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水体下采煤; 覆岩破坏; 导水裂隙; 矿井突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安矿有8.00×107 t煤炭资源处在小浪底水库水体之下,煤厚变化大(0.0~18.8 m),现有的导水裂隙高度计算方法不能满足水体下采煤安全评价的要求,水体下采煤存在突水隐患。为确定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上限及其是否导通地表水体,研究区在5个地面钻孔中进行超声成像观测,在5个井下钻孔中进行并行网络电法CT观测,并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各种不同开采条件下的覆岩破坏过程。观测及模拟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发育最大高度主要取决于煤层采厚,两者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计算公式,为结合其他突水影响因素确定安全可采分区提供可靠依据,并得到3个位于安全可采区内的工作面工业性试采成功的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FLAC3D模拟采动岩体渗流规律 [J].
马立强 ;
张东升 ;
缪协兴 ;
王红胜 ;
封金权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1-5
[2]   覆岩裂缝带发育高度的实测与数值仿真方法研究 [J].
刘伟韬 ;
武强 ;
李献忠 ;
陈东印 .
煤炭工程, 2005, (11) :57-60
[3]   裂隙、离层及冒落带的声波成像识别方法 [J].
韩绪山 ;
张景考 ;
刘振祥 ;
林政挺 .
中国煤田地质, 2001, (03) :65-66
[4]   高密度电阻率法观测煤层上覆岩层破坏 [J].
刘盛东 ;
吴荣新 ;
张平松 ;
孙兴平 ;
徐翀 .
煤炭科学技术, 2001, (04) :18-19+22
[5]   利用超声成像技术辅助判定覆岩破坏钻孔的导水裂缝带高度 [J].
朱国维 ;
王怀秀 .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1999, (03) :5-10
[6]   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减缓地表沉降机理与应用探讨 [J].
王金庄 ;
康建荣 ;
吴立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 (04) :31-34
[7]   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 [J].
邹海 ;
桂和荣 ;
王桂梁 ;
周庆富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6) :44-47
[8]   岩移“四带”模型与动态位移反分析 [J].
高延法 .
煤炭学报, 1996, (01) :51-56
[9]   底板岩体结构稳定性与底板突水关系的研究 [J].
黎良杰,钱鸣高,闻全,孟益平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5, (04) :18-23
[10]   矿山岩体采动影响与控制工程学及其应用 [J].
刘天泉 .
煤炭学报, 1995,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