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国会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以1973~2006年期间的中国议案为例

被引:10
作者
谢韬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
关键词
美国国会; 对华政策; 中国议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9.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收集了1973~2006年期间美国国会专门针对中国的议案,并按照类型、内容、政策性质和最终结果对这些议案进行了详尽分类。在此基础上,作者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指导,分析了美国国会立法规则对中国的政策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委员会制度、两院制以及总统的有限否决权对国会行使外交权力形成了掣肘,因此,美国国会很难通过实质性的立法把自己在对华政策上的意愿强加给总统。然而,美国国会通过影响美国的公共舆论、制订程序性立法以及利用预期行为规律等手段,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中美关系的议程,在双边关系中设置种种障碍,从而减缓中美关系发展的速度。要有效地限制美国国会在中美关系中的负面影响,中国应该把对美工作的核心由国会转到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4 +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国会因素 [J].
丁孝文 .
国际问题研究, 2003, (05) :32-36+26
[2]   国会研究:美国研究的新支点 [J].
孙哲 ;
王义桅 ;
赵可金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77-85
[3]   美国国会与中美安全关系——以台湾问题为例的分析 [J].
夏立平 .
现代国际关系, 2002, (03) :42-47
[4]   美国国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J].
卫灵 .
外交学院学报, 2001, (04) :31-38
[5]   树欲静而风不止——近年来的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 [J].
郑永平 .
美国研究, 1991, (04) :56-77+4
[6]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官进胜, 2007
[7]   STRUCTURE-INDUCED EQUILIBRIUM AND LEGISLATIVE CHOICE [J].
SHEPSLE, KA ;
WEINGAST, BR .
PUBLIC CHOICE, 1981, 37 (03) :503-519
[8]  
Senators DerideU.S.Position on China;Currency System Is Called Unfair .2 Paul Blustein. WashingtonPost . 2006
[9]  
The President, The Congress, and Foreign Policy .2 Michel Oksenberg.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