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相盆地中的层序、体系域与隐蔽油气藏

被引:51
作者
薛良清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关键词
湖相盆地; 层序; 体系域; 隐蔽油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湖相盆地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升降、湖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应速率的变化。叠合盆地区域构造体制的转换是划分一级层序的基础 ,构造幕的产物构成了二级层序 ,三级以上层序主要反映岩相古地理与沉积风格的变化。湖相盆地的体系域在不同条件下等时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一个沉积物源控制的“沉积场”或多个物源控制的多个“沉积场”的可容空间与沉积速率变化的比值都小于 1或都大于 1时 ,所定义的体系域是等时的。但在不同的“沉积场”之间的可容空间与沉积速率的变化存在明显的非均一性时 ,在同一等时单元内 ,可以有不同体系域共生。湖相盆地中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目标主要为断陷型盆地坡折 (带 )下方的低位砂、砾岩体和坳陷型盆地中两个最大洪泛期泥岩夹持的三角洲前缘相带砂岩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成因层序地层学的回顾与展望 [J].
薛良清 .
沉积学报, 2000, (03) :484-488
[2]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
[3]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下降体系域的划分 [J].
操应长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22-25+7
[4]   论沉积层序级别的划分 [J].
薛良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26-30+3+10
[5]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J].
徐怀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2) :3-9
[6]   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 [J].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熙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3) :177-184
[7]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成因初探 [J].
池英柳 ;
张万选 ;
张厚福 ;
孙红军 .
石油学报, 1996, (03) :19-26
[8]   寻找非构造油气藏的新思路 [J].
徐怀大 .
勘探家, 1996, (01) :43-47+10
[9]   大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J].
李思田,林畅松,解习农,杨士恭,焦养泉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3-136+148
[10]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格架概念及模式 [J].
顾家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6-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