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动员视野下的中共与富农——以鄂豫皖苏区为中心的考察(1927~1932年)

被引:9
作者
黄文治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鄂豫皖苏区; 中共; 富农; 民众动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豫皖苏区富农政策形成与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及革命场域民众动员需要有莫大关系,而不同时期富农政策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又会形成相异的中共与富农博弈情况。总体而言,中共在乡村与富农总的博弈轨迹是,前期中共动员农民,包括联合富农打击能够拉动农民心弦的革命组织敌人豪绅地主、贪官污吏等,后期随着共产国际指导下的中共富农政策转变,同时也为满足民众动员的需要,中共逐渐从联合富农走到联合、动员贫雇农、中农打压富农上面来。因此在整个鄂豫皖苏区革命运动中,中共与富农经历了一个从合作、半合作到富农抗争及全面受控的过程。纵观该革命场域不断"左"倾化的富农政策及其实践造成的中共与富农相异博弈关系,透视出苏维埃乡村革命时期中共民众动员策略并不精细,此时还是一种全赢全输的排他性零和博弈。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9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乡村社会中的革命.[D].陈德军.复旦大学.2004, 01
[2]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3]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M].张鸣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辞海.[M].夏征农;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6]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  
农民、政治与革命.[M].(美)J.米格代尔(JoelS.Migdal)著;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8]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 著;陈郁等 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9]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M].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编;.解放军出版社.1993,
[10]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