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静脉应用对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状态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陈济超 [1 ]
肖伟 [2 ]
郑春燕 [2 ]
机构
[1] 航天中心医院呼吸科
[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
关键词
肺肿瘤; 黄芪;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细胞因子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 lood mononuc lear cell,PBMC)中辅助性T细胞两个亚群(Th1/Th2)的功能状态及黄芪静脉应用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了19例肺癌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PBMC中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的表达,并对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及肺癌患者用黄芪前后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19例肺癌患者IL-4、IL-6和IL-10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9、17和1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IFN-γ和IL-2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1和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癌患者用黄芪后IL-4、IL-6和IL-10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降至2、7和3,与用药前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和IL-2的阳性表达例数升至7和11,与用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肺癌患者用黄芪后IL-2、IL-4、IL-6和IL-10的阳性表达例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的阳性表达例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明显Th2优势应答,不利于机体抗肿瘤免疫;黄芪具有抑制肺癌患者PBMC 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增强Th1类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50 / 8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芪对人肺癌细胞株IL-2及IFN-γ的诱生作用 [J].
孙继萍 ;
肖伟 .
山东医药, 2000, (04) :9-10
[2]   人肿瘤细胞中Th2类细胞因子的强势表达 [J].
刘杰 ;
田志刚 ;
冯进波 ;
魏海明 .
中华肿瘤杂志, 1998, (02) :25-27
[3]   Th1/Th2漂移与抗肿瘤免疫 [J].
刘杰 ;
魏海明 ;
田志刚 .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1997, (03) :168-170
[4]   脑胶质瘤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变化 [J].
张国安 ;
刘小朋 ;
康德智 ;
郑英 ;
陈紫榕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6, (01) :11-13
[5]   黄芪多糖(APS)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夏英,李家琦,阎佩君,王剑伟,张萍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4, (11) :42-43
[6]   中医扶正方剂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对抗体形成细胞数及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J].
易宁育 ;
严名 ;
周象华 ;
崔益萍 ;
潘碧霞 ;
王元 ;
谷新平 ;
何新英 .
中药通报, 1981, (01) :33-35
[7]   中草药免疫促进剂 [J].
钱瑞生 .
中医杂志, 1980, (03)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