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血脂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杨钦河
周迎春
郭桃美
张薇
潘丰满
夏棣其
唐纯志
孙景波
孔令人
胡巢凤
李菁
王斌会
戚仁斌
王彦平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3] 暨南大学医学院 广东 广州
[4] 广东 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蛋白类; 血液; 中医治法;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D O I
10.13457/j.cnki.jncm.2004.05.053
中图分类号
R259.892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①正常对照组,②模型组,③综合组,④疏肝组,⑤健脾组,⑥补肾组,⑦祛湿组,⑧活血组。采用高脂高糖加白酒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分别以综合方、疏肝方、健脾方、补肾方、祛湿方、活血方进行干预,连续灌胃给药10周,禁食12小时后,以乙醚麻醉动物,从眼眶静脉取血,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肝组织多呈中重度脂肪改变,汇管区炎细胞浸润明显,并有较多的灶性纤维增生。疏肝组与模型组TC、LDL-C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疏肝组、健脾组均无明显脂肪变,综合组、祛湿组、活血组肝组织均为轻度脂肪改变,补肾组则脂肪变改善不明显。结论:疏肝治法及其方药对脂肪肝大鼠的血脂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除补肾组外,其他各用药组对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均有较显著的改善。提示血脂指标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的有无及其程度;疏肝、健脾、祛湿、活血及综合治法均有预防大鼠脂肪肝发生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NF含量的影响 [J].
张一昕 ;
杨牧祥 ;
王鑫国 ;
耿梓轩 ;
曹刚 ;
不详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2, (04) :25-26
[2]   祛湿活血法为主治疗脂肪肝56例 [J].
杨钦河 ;
陈孝银 ;
徐云生 ;
孟辉 ;
刘菊妍 .
新中医, 2002, (02) :60-61
[3]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的表达与氧化抗氧化的关系 [J].
戴宁 ;
曾民德 ;
李继强 ;
范竹萍 ;
茅益民 ;
彭延申 ;
邱德凯 .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9, (02) :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