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

被引:9
作者
刘卫林 [1 ]
董增川 [1 ]
童芳 [1 ]
贺新春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下水; 脆弱性; 投影寻踪; 遗传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针对传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大样本数据、投影寻踪、遗传算法以及插值型曲线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GPPIM),并给出了该模型建模的一般步骤。以宁陵县为例,在分析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宁陵县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级标准,分析了样本容量对评价模型参数的稳定性影响后,选取样本容量为4 000建立了GPPIM模型,并对该区的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GPPIM的评价结果可靠、可比性强,比模糊综合评价更为合理、精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98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 [J].
贺新春 ;
邵东国 ;
陈南祥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01) :73-78
[2]   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J].
舒栋才 ;
樊明兰 ;
林三益 .
水电能源科学, 2003, (04) :50-52
[3]   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研究前景 [J].
孙才志 ;
潘俊 .
水科学进展, 1999, (04) :444-449
[4]   西安市潜水污染的潜在性分析与评价 [J].
郑西来 ;
吴新利 ;
荆静 .
工程勘察, 1997, (04) :22-25
[5]  
水资源系统工程.[M].金菊良;丁晶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