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师当得好”及汉语方言的名物化

被引:35
作者
邓思颖
机构
[1]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关键词
形义错配; 动名词名物化; 类推糅合; 移位; 参数理论; 汉语方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黄正德(2008)讨论了"他的老师当得好"等"形义错配句"的派生方式,并且提出了动名词的分析。沈家煊(2007)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他的老师当得好"句式通过"类推糅合"的方法产生。文章通过汉语南北方言的比较,首先指出派生说和糅合说的一些问题,然后论证"形义错配句"应该由动名词名物化所产生的,跟"类推糅合"没有关系,而汉语方言的差异由形成动名词的移位参数所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从准定语看结构重组的三个原则 [J].
邵敬敏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2 (01) :62-66
[2]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 [J].
黄正德 .
语言科学, 2008, (03) :225-241
[3]   “准定语+N+V得R”句式的产生机制 [J].
吴怀成 .
语言科学, 2008, (02) :127-134
[4]   汉语方言受事话题句类型的参数分析 [J].
邓思颖 .
语言科学, 2006, (06) :3-11
[5]   “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6, (04) :291-300+383
[6]   经济原则和汉语没有动词的句子 [J].
邓思颖 .
现代外语, 2002, (01) :2-13+1
[7]   转指和转喻附视频 [J].
沈家煊 .
当代语言学, 1999, (01) :3-15+61
[8]   伪定语和准定语 [J].
黄国营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1, (04) :38-44
[9]  
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邓思颖著, 2003
[10]  
香港粤语词典[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郑定欧编纂,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