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亚热带地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生物量、凋落物及养分流(英文)
被引:27
作者
:
马祥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马祥庆
刘春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刘春江
Ilvesniemi Hannu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Ilvesniemi Hannu
Carl J.Westma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Carl J.Westman
刘爱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刘爱琴
机构
:
[1]
中国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2]
德国Kiel大学生态中
[3]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森林生态系
[4]
中国福建农林大学杉木研究中心 南平
[5]
Germany
[6]
Helsinki
[7]
Finland
[8]
南平
来源
:
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
|
2002年
/ 03期
关键词
:
杉木;
生物量;
生产力;
凋落物;
养分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摘要
:
杉木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是中国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中国南方人工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对8、14和24年生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凋落物及其养分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50%-70%的树干生物量积累比例。杉木是低养分归还的针叶树种,凋落量少,而且针叶凋落前养分发生一定程度的转移,凋落物养分含量低,短轮伐期连栽收获制度造成的养分损失是导致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之一。图1表7参22。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0+250 +250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