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茶花品种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20
作者
倪穗 [1 ,2 ]
李纪元 [1 ]
王强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3]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关键词
山茶; ISSR分子标记; 种间遗传关系; 聚类分析;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9.05.008
中图分类号
S685.14 [山茶];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茶花品种群中有代表性的20个国内外茶花品种进行了品种间遗传关系的分析。从60对随机扩增引物中筛选出了21对扩增带型清晰及重复性好的引物序列,共扩增出153条带,其中146条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5.4%;Ne i s基因多样性指数介于0.40~0.48,Shannon信息指数在0.57~0.67,基因分化系数介于0.5~0.7,基因流值介于0.2~0.5,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0~0.74,平均为0.63。参试的20个茶花栽培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比较窄;结合花型形态学特征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0个茶花品种分为2个大类群。此外,结果显示:ISSR分子标记适用于分析山茶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茶树无性系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J].
姚明哲 ;
陈亮 ;
王新超 ;
赵丽萍 ;
杨亚军 .
作物学报, 2007, (04) :598-604
[2]   中国桑树选育品种I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英文) [J].
赵卫国 ;
苗雪霞 ;
臧波 ;
张林 ;
潘一乐 ;
黄勇平 .
遗传学报, 2006, (09) :851-860
[3]   3个山茶花变异品种的形态鉴定和RAPD分析 [J].
申屠文月 ;
陈析丰 ;
马伯军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317-321
[4]   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RAPD分析及分类研究 [J].
邓白罗 ;
谭晓风 ;
漆龙霖 ;
贺晶 ;
胡芳名 .
林业科学, 2006, (05) :36-41
[5]   ISSR-PCR技术在植物种间和种下关系中的应用 [J].
邓辉 ;
黄晓燕 ;
乙引 .
种子, 2006, (04) :55-57
[6]   金花茶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宾晓芸 ;
唐绍清 ;
周俊亚 ;
宋洪涛 ;
黎尊谊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 (01) :20-26
[7]   小黄花茶和长柱红山茶种质资源利用的研究 [J].
邹天才 .
贵州科学, 2000, (03) :209-215
[8]  
世界山茶属的研究[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闵天禄主编, 2000
[9]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张宏达,任善湘 编著, 1998
[10]  
世界名贵茶花[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高继银等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