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权利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被引:35
作者
罗攀
机构
[1] 四川理工学院体育部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体育权利; 体育公共服务; 均等化; 供给;
D O I
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11.04.020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民的体育权利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依据。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阶层不均衡、城乡不均衡,造成实际上的公民体育权利不平等。为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体育权利,必须优化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断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28 / 4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及启示 [J].
刘玉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 (03) :1-5
[2]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理念及目标 [J].
潘雪梅 ;
樊炳有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 (03) :10-14
[3]   山东省农村体育设施及项目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J].
管延伟 .
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03) :120-125+136
[4]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进程中的利益机制研究 [J].
刘玉 ;
方新普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6 (02) :134-138
[5]   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试点为例 [J].
孟凡杰 ;
谭作军 ;
高泳 .
中国体育科技 , 2008, (04) :116-119
[6]   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J].
王才兴 .
体育科研, 2008, (02) :20-26
[7]   和谐社会权利平等的伦理思考 [J].
梅萍 .
江淮论坛, 2008, (01) :21-25
[8]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财政政策选择 [J].
冯国有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6) :26-31
[9]   体育权利特点与构成要素研究 [J].
童宪明 .
体育文化导刊, 2007, (02) :46-47
[10]   试论公民体育权利的社会实现 [J].
陈远军 ;
常乃军 .
体育文化导刊, 2006, (12)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