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除工业烟道气中SOx和NOx的技术

被引:28
作者
黄军左
顾立军
刘宝生
李雪辉
王乐夫
机构
[1] 茂名学院石油化工系
[2]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烟道气;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脱除;
D O I
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01.12.011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烟气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脱除烟气硫氧化物的技术有钙法、碱法、活性炭吸附法、氨法、电子束脱硫法、生物脱硫法等 ,脱除氮氧化物的技术有烟道气循环法、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非催化选择性还原法、催化助热燃烧技术等。特别是新型的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一体化处理技术即NOXSO技术 ,对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有很大的脱除效果 ,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Ag/Al2O3催化剂用于碳氢化合物选择性还原NO [J].
朱天乐 ;
郝吉明 ;
周中平 ;
崔翔宇 ;
李英实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5) :89-92
[2]   锅炉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J].
李立清 ;
曾光明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0, (02) :39-43
[3]   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历程和建议 [J].
缪天成 .
硫酸工业, 2000, (01) :1-9+57
[4]  
烟气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J]. 蔡德华.污染防治技术. 2000(01)
[5]  
烟气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J]. 蔡德华.污染防治技术. 2000 (01)
[6]   活性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道气中NOX [J].
郭占成 .
环境工程, 1999, (04) :35-40
[7]  
氧化热处理对活性炭纤维吸附转化SO2能力的影响[J]. 李开喜,刘朗,张碧江,凌立成,刘振宇.环境化学. 1999(03)
[8]   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工业示范工程进展 [J].
邰德荣 ;
韩宾兵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2) :126-136
[9]   微生物法净化含NOx废气 [J].
毕列锋 ;
李旭东 .
环境工程, 1998, (03) :3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