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探讨——以三峡库区为例

被引:17
作者
张军以 [1 ]
苏维词 [1 ,2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低碳农业; 碳排放; 发展模式;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气中碳浓度的急速升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成为目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途径。农业生态系统作为最大的人工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农业活动与气候变暖关系密切,农业生态系统已成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本文以三峡库区为例,在分析了库区农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发展低碳循环生态农业的意义,提出了库区低碳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及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的五种对策,即推广免耕法、稻田水旱轮作,适度排水放干、发展以沼气为核心的农村新能源系统、发展高效生态循环种养农业和培育新型农民。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 冯之浚,周荣.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4)
[3]   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 [J].
赵其国 ;
钱海燕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5) :1609-1614
[4]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方法研究最新进展 [J].
李迎春 ;
林而达 ;
甄晓林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10) :1076-1080
[5]   农业外部性识别、评价及其内部化 [J].
吕耀 ;
章予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1) :123-132
[6]   川中丘陵区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J].
韩广轩 ;
朱波 ;
江长胜 ;
高美荣 ;
张中杰 ;
马秀梅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1) :1-6
[7]   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 [J].
李长生 ;
肖向明 ;
S.Frolking ;
B.MooreⅢ ;
W.Salas ;
邱建军 ;
张宇 ;
庄亚辉 ;
王效科 ;
戴昭华 ;
刘纪远 ;
秦小光 ;
廖柏寒 ;
R.Sass .
第四纪研究, 2003, (05) :493-503
[8]   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J].
李明峰 ;
董云社 ;
耿元波 ;
齐玉春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213-216
[9]   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地理科学, 2003, (01) :101-106
[10]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J].
苏维词 ;
滕建珍 ;
陈祖权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1) :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