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稚贝食料和食性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何进金
韦信敏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稚贝; 饵料; 生长速度; 苗种; 菲律宾蛤仔; 花蛤; 底栖硅藻; 食性; 食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叙述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摄食底栖硅藻和几种浮游单细胞藻的菲律宾蛤仔稚贝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结果表明,稚贝不论是摄食底栖硅藻还是摄食浮游单细胞藻都能正常生长,只是摄食不同种类的饵料生长速度不同而已,其中以摄食底栖硅藻和角毛藻、湛江叉鞭藻和角毛藻的混合投喂效果最佳。稚贝摄食这些饵料,不但生长快(分别为33.7微米/日和29.2微米/日),而且存活率高(80%左右)。除要注意选择适宜的饵料种类外,饵料的投放密度也不可勿视。在稚贝的培养中,所投饵料的适宜密度应控制在2.5—5万个/毫升(混合饵料各一半)。本文还论述了底栖硅藻和冷冻扁藻混合投喂也能获得较满意结果,但比上述最佳的混合饵料的效果差。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鲍苗的饵料——底栖硅藻培养试验初报
    陈世杰
    陈木
    卢豪魁
    陈炳能
    谢开恩
    [J]. 动物学报, 1977, (01) : 47 - 53+122
  • [2] 菲律宾蛤仔幼虫食料和食性的研究
    何进金
    齐秋贞
    韦信敏
    杨明月
    许章程
    [J]. 水产学报, 1981, (04) : 275 - 284
  • [3] 菲律宾蛤仔室内催产研究——阴干、氨海水和性诱导法
    齐秋贞
    林笔水
    吴天明
    许瑞安
    杨明月
    [J]. 水产学报, 1981, (03) : 235 - 243
  • [4] 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陈木
    卢豪魁
    陈世杰
    谢开恩
    陈炳能
    [J]. 动物学报, 1977, (01) : 35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