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的中国语境——从“枫桥经验”说开去

被引:8
作者
陶杨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刑事司法; 中国语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刑事和解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一直传承下来,但却在重视正规化法制建设的今天受到了冷落。“枫桥经验”作为解放后政法战线的一个典型曾被推广,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仍有一些传统观念与现行体制阻碍了刑事和解的进一步发展。因而需通过考察域外的刑事和解来反思中国的刑事和解,并且置身于中国语境之中来加以进一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西方刑事和解理论基础介评 [J].
刘方权 ;
陈晓云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3, (01) :45-49
[2]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法律之门.[M].(美)博西格诺(JohnJ.Bonsignore)等著;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
[4]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范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