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被引:9
作者
姚金保
姚国才
杨学明
钱存鸣
王书文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512.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II,对冬小麦 8个亲本的主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主穗粒数、小穗粒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粒重 8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和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孕小穗数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作用 ,其余 7个性状的遗传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 ,但加性效应更加重要。环境对穗部性状的遗传影响较小 ,狭义遗传力除单穗粒重较低外 ,其余 7个性状均较高 ,早代选择有效。宁麦 9号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好 ,宁麦 8号和扬麦 9号可作为改良穗粒数的骨干亲本 ,而扬麦15 8可作为产量育种的适应性亲本。宁麦 8号×郑 90 2 3、宁麦 9号×郑 90 2 3和扬麦 9号×高优 5 0 3三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穗部 7个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 ,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点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冬小麦粒重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J].
王全亮 ;
范绍强 .
陕西农业科学, 2002, (03) :4-6
[2]   大穗小麦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J].
何良荣 ;
杜娟 ;
邹春梅 ;
何玉梅 ;
杨志芳 .
新疆农业科学, 2001, (01) :16-18
[3]   大穗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J].
庞红喜 ;
亢福仁 ;
王成社 ;
李景琦 ;
邹淑芳 ;
赵强 .
西北农业学报, 2000, (02) :78-81
[4]   冬小麦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规律研究 [J].
曹亚萍 ;
张明义 ;
乔合心 ;
宁焕庚 .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02) :7-11
[5]   旱地冬小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J].
卫云宗 ;
乔蕊清 ;
谢福来 ;
刘玲玲 ;
宁东贤 .
华北农学报, 1999, (03) :19-24
[6]   十一个春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陈集贤 ;
郜和臣 ;
黄相国 .
作物学报, 1981, (03)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