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

被引:10
作者
方铁
机构
[1]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古代民族; 南北方; 融合途径; 融合方式;
D O 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06.01.015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总体趋势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成分壮大,逐渐形成相互离不开的格局。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融合的途径及融合方式复杂多样,由此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具有的博大精深、源广流长的特点。南北方古代民族的融合途径与融合方式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明清以前,南方民族地区大致经历汉族移民逐渐“夷化”的过程,少数民族自身也得到充实。明清时因汉族人口大量进入,融合倾向改变为部分少数民族持续汉化,融合外来移民形成地方性汉族群体。北方民族地区在明清前后,基本趋势都是游牧民族不断南下融入汉族,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大致经历持续“汉化”的过程。产生上述差异,与南北方民族势力的形成及特点,南北方民族自身文化的不同,以及封建王朝施行的政策等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云南志略辑校[M]. 云南民族出版社 , (元)李京撰, 1986
[2]  
华阳国志校注[M]. 巴蜀书社 , (晋)常璩 撰, 1984
[3]  
读通鉴论[M]. 中华书局 , (清)王夫之,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