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往的教育学意义

被引:22
作者
兰玉萍
王有升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本体论; 儿童; 社会性; 主体间性; 个人主义; 人生观; 师生交往; 师生关系; 人际关系; 主体性教育; 实践活动; 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
D O I
10.16194/j.cnki.31-1059/g4.2001.02.004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正> 交往是当今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交往的关注被认为是标志着一种哲学范式的重要转变。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教育中,交往很早就被赋予了重要意义,被看作达成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交往渗透在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交往的实践活动。然而现今对于交往在教育中的作用的认识往往仅仅被看作是发展儿童的社会性的一种手段或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任平
    [J].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1) : 53 - 69
  • [2] 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 [3]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 [4] 交往与社会进化.[M].(联邦德国)哈贝马斯(Habermas;J.)著;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