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坳陷侏罗系泥岩超压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8
作者
李伟 [1 ]
谢俊 [2 ]
高晓辉 [1 ]
张龙海 [1 ]
于芳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山东科技大学 
关键词
吐鲁番坳陷; 泥岩; 超压; 油气藏; 油气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吐鲁番坳陷已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中侏罗统,上侏罗统、白垩系及第三系也有分布,为了查明该坳陷油气藏的分布与超压泥岩地层的关系,对泥岩地层超压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坳陷存在多套超压泥岩盖层,其中最稳定与最有利的区域封盖层是中侏罗统七克台组超压泥岩段。吐鲁番坳陷侏罗系及其以上的油气藏分布主要受超压泥岩盖层的控制,在没有超压泥岩段发育的地区,油气藏由于多期断裂的活动而遭受破坏。此外,油藏与气藏对超压泥岩盖层的依存度存在差别,超压泥岩段对油藏的封盖作用多表现为间接封堵,而对气藏与气顶油藏的封盖作用多表现为直接封堵。分析认为,在中国西部多旋回叠合盆地中,如果没有盐岩、膏岩存在,超压泥岩在油气成藏及油气藏的后期保存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北塘凹陷塘沽—新村地区古近系异常高压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邓荣敬 ;
徐备 ;
漆家福 ;
肖敦清 ;
韦阿娟 ;
王东林 ;
李建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46-51
[2]   超压与烃类生成相互作用关系及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J].
王兆云 ;
赵文智 ;
何海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12-15
[3]   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与碎屑岩深部油气藏 [J].
李洪香 ;
任继红 ;
马建英 ;
周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5-8+15
[4]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J].
郝芳 ;
邹华耀 ;
姜建群 .
地学前缘, 2000, (03) :11-21
[5]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造山带耦合分析 [J].
刘和甫 ;
汪泽成 ;
熊保贤 ;
李永林 ;
刘立群 ;
张建珍 .
地学前缘, 2000, (03) :55-72
[6]   中国西北挤压型盆地超压泥与油气运聚关系研究 [J].
李伟 ;
赵文智 ;
刘宗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5) :15-19+119
[7]   吐哈盆地油气系统的类型与演化特征 [J].
李伟,牛嘉玉,赵文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313-320
[8]  
吐哈盆地煤系油气田形成和分布[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涛, 1997
[9]  
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田在艺,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