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8号的创建与利用

被引:14
作者
周少川
柯苇
李宏
陈国荣
谢振文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
关键词
育种; 核心种质; 品质; 水稻;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0.03.010
中图分类号
S511.03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连续改良将华南晚籼优质稻血缘与早籼优良种质融合 ,创造出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核心种质绿珍占 8号 ;进一步利用地理远缘优质稻澳洲袋鼠丝苗和野生稻、粳稻、籼稻新育成种三源 92与之优化配组 ,经定向选择育成优质稻新品种绿黄占、绿源占 1号和绿源占 7号。讨论了优质稻改良中生态型间、地理远缘、亚种间、种间育种材料血缘渗透和核心种质创建与利用有关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广东优质稻品种系谱分析 [J].
周少川 ;
柯苇 ;
陈建伟 ;
缪若维 .
中国稻米, 1998, (01) :6-9
[2]   中国超级稻研究:背景、目标和有关问题的思考 [J].
程式华 ;
廖西元 ;
闵绍楷 .
中国稻米, 1998, (01) :3-5
[3]   优化水稻性状组配中“三好理论”的验证及评价 [J].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徐正进,王进民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