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华北强震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标志和鲁南地区强震危险性估计
被引:8
作者
:
刘蒲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刘蒲雄
陈章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陈章立
黄德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黄德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胜奎
刘连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刘连柱
张宇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张宇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丹
机构
: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2]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来源
:
中国地震
|
1988年
/ 03期
关键词
:
强震危险性;
活动期;
潜在震源区;
地震;
鲁南地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华北未来 50—100年强震潜在震源区的判别可归结为地震活动高潮幕强震发生地点的预测。七级以上强震的发生与块体边界强闭锁区的破裂相联系。分析表明:(1)一个地震活动期有相应的活动块体,强震只发生在其边界地带。(2)块体边界长期地震活动的空段可以看作是强闭锁区的形成标志,它可能是高潮幕强震的长期前兆。根据一个活动期前期的地震活动图象有可能确定活动块体的边界位置,从而为预测未来强震发生地点和排除某些地区强震发生的可能性提供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