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14
作者:
卢士燕
吴瑞芳
王振海
李瑞珍
郝桂敏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石家庄,石家庄,现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石家庄,石家庄,石家庄
来源: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蜕膜;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69.42 [中断妊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探讨药物流产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 将 38例停经≤ 49d的早孕妇女分成 3组 :米非司酮组 13例 (Ⅰ组 ) ,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组 12例 (Ⅱ组 ) ,对照组 13例 (Ⅲ组 )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 ,即辅助T淋巴细胞 (CD+ 4)、抑制或杀伤T淋巴细胞 (CD+ 8)、T总淋巴细胞 (CD+ 3 )、自然杀伤 (NK)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簇 (CD+ 56、CD+ 1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Ⅰ组、Ⅱ组CD4 + 分别为 (30 91± 2 5 7) %、(31 5 8± 3 2 8) % ,与Ⅲ组(2 5 6 4± 2 36 )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Ⅰ组、Ⅱ组CD+ 56分别为 (2 2 40±2 77) %、(2 6 88± 3 79) % ,与Ⅲ组 (18 5 8± 4 0 4)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Ⅰ组、Ⅱ组CD+ 16分别为 (8 98± 2 18) %、(10 84± 2 5 1) % ,与Ⅲ组 (6 34± 2 0 1)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P <0 0 0 1)。TNF α在Ⅰ组、Ⅱ组的表达较Ⅲ组有增高趋势 ,TGF β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CD+ 3 、CD+ 8、CD+ 4/CD+ 8比值 ,3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0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