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

被引:33
作者
袁毓林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语法功能; 语义功能; 自指; 名词化; 名物化; 近宾语; 句法功能; 转指; 大主语; 一价名词; 历史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 [语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借助谓词隐含的观念,证明所谓自指的“者”和转指的“者”可以联系起来,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其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作者还从句法结构的转换和生成的角度,考究“者”表示提顿语气这种表达功能的结构理据,并简要地勾画了“所”和“者”语法功能消长的历程,揭示了“者”实现提取宾语功能的两种语法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深层次的语法功能上证明近代汉语“底”来自“者”的可能性,描写并解释了近代汉语同位性偏正结构的历史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 [J].
朱德熙 .
方言, 1993, (02) :81-100
[4]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蒋绍愚 著, 1994
[5]  
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冯春田 著, 1991
[6]  
中国语历史文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太田辰夫著, 1987
[7]  
近代汉语指代词[M]. 学林出版社 , 吕叔湘 著, 1985
[8]  
中国文法要略[M]. 商务印书馆 , 吕叔湘 著, 1982
[9]  
语法讲义[M]. 商务印书馆 , 朱德熙[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