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初步研究

被引:80
作者
郑伦举 [1 ,2 ]
秦建中 [2 ]
何生 [1 ]
李广友 [2 ]
李志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孔隙流体压力; 上覆静岩压力; 生烃空间; 高温高压液态水; 生排烃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是研究烃源岩热演化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模拟实验技术主要强调的是温度、压力和时间,忽视了地层流体压力、生烃空间、高温高压地层水及初次排烃等重要影响因素。利用自行研制的地层孔隙热压模拟实验仪,同时考虑影响烃源岩生排烃过程的多种因素,建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技术,对比研究发现:流体压力、生烃空间和高温高压液态水跟温度、时间一样自始至终影响着沉积有机质的生烃演化,只是在不同演化阶段其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在低成熟—成熟阶段,地层孔隙—高温高压液态水热体系对Ⅰ型干酪根黑色泥岩成烃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延缓了油的生成,抑制了气体的生成,改变了干酪根的组成特征,提高了烃源岩的生油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2+306 +3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成盆成烃成藏理论思维[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关德范等著, 2004
[2]  
Are time and temperature the only constraints to the si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maturation. Landais P,Michels R,Elie M.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4
[3]  
Are time and temperature the only constraints to the si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maturation. Landais P,Michels R,Elie M.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4
[4]  
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 on petroleum generation and maturation as suggested by aqueous pyrolysis. Price L C,Wenger L M.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2
[5]  
压实成岩作用与油气生成和排驱模拟实验装置[P]. 庞雄奇;曾溅辉;王洪玉.中国专利:CN2487870Y,2002-04-24
[6]  
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装置[P]. 曾溅辉;金之钧;庞雄奇;王洪玉;刘宝和.中国专利:CN1410654A,2003-04-16
[7]   烃源岩轻烃生成与演化的热压模拟实验研究 [J].
张文正 ;
裴戈 ;
关德师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1, (03) :7-15
[8]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Tissot BP,Welte DH. . 1984
[9]  
有机质地化演化模拟实验装置[P]. 党长涛;赵锡嘏;刘仲明;孟宪宝;张大维.中国专利:CN1011636B,1988-08-31
[10]   高温超高压模拟实验研究——Ⅱ.高温高压下烷烃产物的演化特征 [J].
姜峰 ;
杜建国 ;
王万春 ;
曹正林 .
沉积学报, 1998, (04) :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