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洞子沟银矿床:一个中元古代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来自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3
作者
毛德宝
钟长汀
陈志宏
胡小蝶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3]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北京
[4] 天津
[5] 北京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银矿床; 矿物组成;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3.02.004
中图分类号
P618.52 [银];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研究冀北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 ,从矿石矿物组成、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物理化学特征以及成矿年代学等方面论述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的成因 ,指出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中元古代早期大红峪火山活动有关 ,是一个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平谷—兴隆地区中新元古代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J].
钟长汀 ;
胡小蝶 ;
毛德宝 ;
陈志宏 ;
白鹤举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4) :313-315
[2]   河北洞子沟银(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胡祥昭 ;
彭恩生 ;
朱余德 ;
高光明 ;
孙振家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9, (02) :53-60
[3]   燕山地区与变质核杂岩一伸展构造有关的金、银矿找矿远景探讨 [J].
秦正永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7, (02) :37-43
[4]   在华北地台中-新元古界中寻找金、银矿床的思路与前景 [J].
陆松年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7, (01) :12-16
[5]   洞子沟银(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J].
杨昌正 .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1996, (02) :75-80
[6]   蓟县长城系大红峪组火山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准确定年 [J].
陆松年 ;
李惠民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1, (01) :13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