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抗蚀性研究

被引:84
作者
史东梅
吕刚
蒋光毅
卢喜平
不详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3] 重庆
[4] 重庆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 抗蚀性; 马尾松; 林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6.010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退耕黄壤坡地为对照,对18年生黄壤马尾松林地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林地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地演变为具有复层结构的针阔混交林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和粉粒含量有所提高,土壤表层粘粒含量和不同层次的砂粒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增大,林地土壤持水性和透水性得到了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林地土壤干筛团聚体以5~2 mm大团聚体为主,湿筛团聚体则以1~0.5mm细团聚体为主,且在0~20 cm,20~40 cm,40~60 cm的土壤剖面中均高于对照地。马尾松林地微团聚体变化的总趋势是>0.01 mm的粗粉沙粒级的大团聚体减少,而<0.01 mm的微团聚体含量增加,尤其是0.005~0.001mm的细粉沙粒级;马尾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也综合反映在抗蚀性能方面,在0~20 cm,20~40 cm,40~60cm三个土壤剖面层次其抗蚀性均高于对照地,表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庞学勇
    刘世全
    刘庆
    吴彦
    林波
    何海
    张宗锦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4) : 42 - 45+50
  • [2] 苏北沿海防护林土壤可蚀性的研究
    胡海波
    魏勇
    仇才楼
    不详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1, (01) : 150 - 154
  • [3] 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能评价研究
    沈慧
    姜凤岐
    杜晓军
    鹿天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 345 - 348
  • [4] 不同治理模式的红壤物理性质与渗透性能研究
    陈祖松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7, (03) : 197 - 201
  • [5] 辽西地区油松混交林抗蚀改土效益的研究
    何富广
    赵荣慧
    胡承海
    [J]. 土壤学报, 1994, (02) : 170 -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