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盐碱地改良措施对土壤特性和不同植物光合、生长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于兴洋
王文杰
杨逢建
许慧男
李冉
邱岭
王莹
祖元刚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重度盐碱地改良; 土壤特征; 植物光和; 植物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4 [盐碱土改良];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研究了重度盐碱地改良对土壤特征及不同植物光合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实施不同改良措施后,土壤特性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壤总孔隙度比对照(盐碱裸地)提高5%~20%;田间持水量比对照提高3%~13%;土壤容重由对照的1.2~1.4g.cm-3降到0.7~1.0g.cm-3;土壤紧实度由对照的2000~2500kPa降低到500~1000kPa;土壤毛细管上升高度和土壤透水速率也高于对照;土壤电导率平均降低了1288μs.cm-1;土壤pH值平均降低1.5左右;浅槽改良和深槽改良后碱解氮分别提高了50%和100%;浅槽改良和深槽改良后土壤CO2浓度达到2500~3500和3000~3500μL.L-1;深槽改良使得土壤深层氧气浓度下降到17%左右。改良后种植的植物光合能力方面也有不同提高,其中甘草、甜玉米和偃柏等经深槽改良处理后比对照提高2.5~12μmol.m-2.s-1。不同植物经过处理后在生物量方面明显提高,其中甜玉米、白菜、萝卜和偃柏等深槽改良处理明显高于其客土覆盖处理,我们的研究表明大规模盐碱地改良后种植品种选择应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其土壤特性和植物适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73 / 47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