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年来柴达木盆地NDVI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5
作者
王林林
刘普幸
王允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MODIS/NDVI; 季节; 海拔; 气候; 滞后效应;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5.0159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利用MODIS/NDVI数据分析了柴达木盆地2000—2013年植被NDVI季节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近14年来,研究区年均、季节NDVI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春季增加范围最大,其次为夏季和年均,秋季最小。不同高程NDVI、NDVI变化趋势(θslope)差异较大,分别在海拔3750和3550 m时达到最大,当低于这个高度时,二者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反之则减小。相关分析表明,春、夏、秋季NDVI分别与气温、降水、潜在蒸散量呈正相关,正相关面积分别占总植被区的81.96%、96.94%和76.54%;年均NDVI对降水最为敏感,与其呈正相关的面积为91.03%。此外,春、夏两季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滞后效应突出,并以冬季降水、最低气温对来年春季植被生长影响最显著,春季降水则对夏季植被生长贡献最大。除自然因素外,农作物播种面积、出栏率等人类活动也是柴达木盆地植被NDVI变化的重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713 / 17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NDVI-based vegetation change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from 1982 to 2011: A case study in the Koshi River Basin in the middle Himalayas.[J].Yili Zhang;Jungang Gao;Linshan Liu;Zhaofeng Wang;Minjung Ding;Xuchao Yang.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13,
[2]  
Evaluation of Earth Observation based global long term vegetation trends — Comparing GIMMS and MODIS global NDVI time series.[J].Rasmus Fensholt;Simon R. Proud.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11,
[3]  
Assessment of climate impact on vegetation dynamics by using remote sensing.[J].G.J. Roerink;M. Menenti;W. Soepboer;Z. Su.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03, 1
[4]  
植物地理学.[M].武吉华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中国绿洲.[M].申元村等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6]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7]   基于湿润指数的1960—2011年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干湿变化特征 [J].
王允 ;
刘普幸 ;
曹立国 ;
高原 ;
雍国正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5) :830-838
[8]   柴达木盆地植被生长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J].
徐浩杰 ;
杨太保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3) :398-409
[9]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MODIS-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J].
曾彪 ;
高维 ;
杨太保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 (01) :80-88
[10]   内蒙古草地生长季植被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张清雨 ;
吴绍洪 ;
赵东升 ;
戴尔阜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5) :754-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