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生态区湿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空缺分析

被引:26
作者
高俊琴 [1 ]
郑姚闽 [1 ,2 ]
张明祥 [1 ]
崔国发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2]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中游生态区; 湿地类型; 湿地植被; 自然保护区; 保护空缺;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1.01.002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长江中游生态区湿地类型、湿地植被和鸟类生境分布情况及湿地保护体系现状,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初步构建了合理保护长江中游生态区湿地的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长江中游生态区已建立了各级不同类型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共78个,使大约33.6%的湿地面积受到了保护;但仍有3种湿地型和2种自然湿地植被没有纳入保护体系;空缺(GAP)分析表明,长江中游生态区需要建立保护区或保护小区以及湿地公园17个,面积共计2002.45km2,与现有湿地保护体系相结合,可保护100%的湿地型和湿地自然植被类型,以及80%湿地核心物种潜在生境,从而使受保护湿地面积达到42.31%。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国内学术论文看1992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研究进展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湿地科学, 2010, (02) :193-203
[2]   长江中游生态区湿地保护空缺分析及其保护网络构建 [J].
李晓文 ;
郑钰 ;
赵振坤 ;
黎聪 .
生态学报, 2007, (12) :4979-4989
[3]   实施流域生态管理的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探讨 [J].
鲍达明 ;
王学雷 ;
吕宪国 .
湿地科学, 2006, (02) :96-100
[4]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基于生态区保护方法 [J].
吴波 ;
朱春全 ;
李迪强 ;
董珂 ;
王秀磊 ;
石培礼 .
生物多样性, 2006, (02) :87-97
[5]   中国陆地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分析 [J].
徐卫华 ;
欧阳志云 ;
黄璜 ;
王效科 ;
苗鸿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06, (01) :271-280
[6]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J].
马克平 ;
钱迎倩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8, (01) :96-100
[7]  
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保护空缺分析研究[D]. 郑姚闽.北京林业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