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烃的吸附与解吸模型

被引:12
作者
李广之 [1 ]
胡斌 [1 ]
袁子艳 [2 ]
邓天龙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2]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化探研究所
关键词
轻烃; 表面;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解吸; 模型; 热释; 酸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轻烃具有以自由基进行反应的特性,烯烃的双键易断裂。阐述了沉积岩表面吸附轻烃时遵循固体表面吸附的理论:首先是物理吸附,随着分子距离的减小,范德华引力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使烷烃中被物理吸附的C-H键生成C.和H.,使烯烃中被物理吸附的C=C键生成.C-C.、.C-C.或C.和H.并分别和表面的分子或离子生成新的化学键;此时,吸附变为化学吸附,化学吸附轻烃的热解吸是以自由基形式进行,在较低温度下的解吸是化学吸附的可逆过程,在较高温度下的解吸则发生组分的化学重组反应,而常温酸解吸是化学吸附的可逆过程,不发生化学重组反应。指出轻烃的吸附与解吸有较多的实验证据,研究轻烃的吸附与解吸模型对轻烃分析技术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52 / 5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微量烃分析在井中化探录井中的应用 [J].
任以发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88-92
[2]   油气化探分析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吴向华 ;
程同锦 ;
邓天龙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78-81
[3]   吸附态轻烃的解吸与分析 [J].
李广之 ;
汪林自 .
物探与化探, 2000, (01) :34-42
[4]   物理吸附轻烃的录井技术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李广之 ;
陈昕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4) :96-99+102
[5]   轻烃地球化学场的形成和特征 [J].
李广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1) :68-71
[6]  
物理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傅献彩, 1979
[7]  
无机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武汉大学,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