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教育:从知识之境到智慧之境

被引:6
作者
杨国荣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关键词
哲学教育; 一般教育; 教哲学; 做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2 [教育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作为既具有学科性,又具有超学科性的智慧之思,哲学与“教”的关系呈现不同方面。具体而言,这里涉及“思”和“授”两个维度。所谓“授”,主要与知识的传授相关,“思”则是通过引导人们接触哲学史上重要哲学家的经典,以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教哲学固然需要传授哲学的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方面,是让哲学教育的对象学会哲学思考。与教哲学的以上两个方面相关,这里同时涉及哲学本身内含的可说与不可说二重品格。在哲学教育的领域,身教重于言教,这不仅体现于道德教育,而且涉及更广意义上的“做哲学”。“何为哲学”与“哲学何为”的问题彼此相涉,“什么是哲学教育”与“哲学教育的意义”这两个问题也彼此关联。“教哲学”既关乎思维方法的提升,也指向合理的价值取向。哲学教育不仅仅涉及哲学的领域,而且关乎一般的教育问题。事实上,哲学教育和一般教育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4+180 +1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王心斋全集.[M].[(明)王艮著];陈祝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  
新旧个人主义.[M].(美)J.杜威[J.Dewey]著;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3]  
王阳明全集.[M].(明)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5]  
哲学的改造.[M].(美)杜威(JohnDewey)著;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58,